本K正式開始進入單眼玩攝影有三年了,對於攝影這件事情也有一些小小的心得,身邊的朋友常常也會問要怎麼拍才比較好看,本K都會回他們,「你自己覺得好看就可以了。」,所以很多朋友都會覺得我有講跟沒講一樣,或是暗槓了某些訣竅之類的。
但事實上並不是,畢竟攝影這件事情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這是一件藝術的事情,是一種創造、創新的事情,同樣一個景色,可能我希望拍出來是這樣的構圖,這樣的色調;而在你眼裡卻是另一種構圖,另一種色調,因人而異。
回到主題,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論相機或手機,常常拍照時會發現,照片呈現的結果跟心裡想的不一樣(我們不一樣~),畢竟一般相機能做到的事情只是依照你的構圖呈現出來,以及寫實的把景色擷取下來,常常會發現明明葉子很綠,為什麼拍起來暗淡無比,明明天空很藍,為什麼照片白的跟什麼一樣。
只能說這都是源自於相機跟鏡頭本身的設計及對照片的處理方式導致的,當然啦,有些好(貴)一點的相機可能都幫你處理到位,但看看你手邊的手機、相機,真的有這麼罩嗎?
如果沒有的話,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手機的修圖軟體lightroom CC,分享一下如何使用這套軟體來修出自己想要的畫面。
這軟體其實也有電腦版,電腦會有更專業的細節處理,而手機版相對比較簡易,但我認為對一般使用者來說已經足夠了,而且又可以方便隨時處理手機相片,或者相機利用Wi-Fi(老相機沒Wi-Fi)把相片傳到手機中進行處理也可以。
首先我們看看這張照片(由Htc U11前鏡頭拍攝),照相最討厭的就是逆光,偏偏逆光的方向才有你想要的景色,就會拍成這樣,白臉變黑臉,真的是一黑遮三醜(誤)。
抱歉各位,讓各位一直看本K的臉。
再來是針對「陰影」進行調整,這個功能只會針對原始照片暗部的部分修補,我將數值拉大至90,暗部的部分會變的比較亮一些,因此人的臉慢慢呈現出來,但對於這張照片的數據仍然還是有限,人還是看起來很暗。
再來調整「曝光度」,調整至1.39EV,這個功能是將全體提升亮度,到此,我認為人的臉部已經呈現我想要的亮度了,惟背景天空有些過亮,希望大海可以配上藍藍的天空。
這張照片中的天空是屬於亮部,因此調整「亮部」,把數值降低至-100,得到我想要的天空細節以及藍色調。
再來調整「黑色」,這個功能可以彌補「陰影」調的太超過,導致照片不自然,可將該黑的地方再補上去,增加一些細節,因此我調整至-55,讓我的衣服更靠近真實的顏色。
接著會發現人臉紅的離譜,點選工作列的「顏色」(溫度計圖案),進入後可以看到下面有「色溫」、「色調」、「飽和度」等等,這都是針對整體照片進行顏色修改,可以整張照片偏綠、偏藍、偏黃、偏紫,或者顏色更艷麗,或者黑白風格照。
另外右上角「混合」,點進去之後可以各別針對顏色進行色調、飽和度、亮度來進行調整。
點進來之後點選橘色,我適度將飽和度降至-55,仍發現臉還是很紅。
點選紅色,降至-30後,就達到我想要的皮膚顏色了,看起來較為自然,再來點選「完成」即可。
因為是用手機的前鏡頭拍攝的,通常手機前鏡頭畫質都比較差一些,所以這張照片拍起來有些朦朧,加上又是逆光,真的是朦朧美到不行,其實如果是女生拍應該很樂意有這樣的效果,但是我喜歡乾淨的照片,這裡我示範一下如何去朦朧。
點選工作列中的「效果」(溫度計右邊),將「去朦朧」調至20,可以發現照片乾淨許多。
再來依照個人喜好,可以調整「暈映」,四角就會呈現有些陰暗,讓照片更有獨特風格。
完成了照片修改之後,接著右上角按三點點,就會出現選單,點選「儲存至裝置」,可以另存新檔,「轉存原始相片」則會覆蓋原始照片,要慎選。